2025年昆明市中小学生(青少年)田径运动会11人次破7项纪录九游体育
4月10日至13日,2025年昆明市中小学生(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昆明经开区文体中心举行,20支代表队、近900名运动员参与了为期4天的比赛,各组别团体总分排名出炉,并有多项赛会纪录被打破。
此次运动会,运动员按照年龄被分为甲组、乙组、丙组进行较量,分设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跨栏、接力、铅球、标枪、铁饼等多个分项,各项目又分男子组和女子组。赛场上,运动员们尽情挥洒汗水,顽强拼搏,最终,安宁市代表队、官渡区代表队、盘龙区代表队分别获得甲组、乙组和丙组团队总分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运动会上,共有11人次打破7项昆明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纪录。乙组女子100米栏比赛中,6名进入决赛的运动员全部打破赛会纪录,最终拿下冠军的是盘龙区教育体育局代表队的赵若含,她在预赛中将该项目17秒33的赛会纪录提升到16秒88,随后又在决赛中再次实现突破,以16秒60的成绩夺冠并刷新赛会纪录。
本次运动会由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主办,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局承办,昆明经开区文体中心、昆明文理学院协办,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昆明市贯彻落实云南省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意见的实施方案》,深化体教融合,全面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培养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近年来,昆明市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充分融合体育和教育的价值、功能和目的,共同作用于青少年发展。建立昆明市青少年三级竞赛体系,每年市、县、校三级办赛240余项,参与学生达30余万人次;全市每年举办38项(次)中小学比赛,以赛促训;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开好体育课,推出羽毛球、武术、足球等多个项目选修课程,学校体育课时占比由8%增加到10%,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由56%提升到63%。
让每一名孩子都能参与体育锻炼,教会学生“能赢会输”,努力培养学生掌握1至3项运动技能昆明市积极推进“一校一品”建设,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紧密结合地区人才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现有师资力量等,引入体训中心专业教练员,借力省市教练员资源,整体提升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水平,共同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同时,为培养体育人才后备力量,昆明市通过体教融合,助力青少年竞技体育。近年来,昆明市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积极探索、健全制度,进一步夯实体育人才队伍基础,加快推进竞技体育发展,构建全民参与、共享健康的体育生态。制定发布相关办法,让运动员有了“训练+学习”的双重保障,为未来的职业生涯铺就更宽广的道路。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体育人,体教融合,昆明市近年来在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目前,全市申报创建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96所、篮球特色学校54所、排球特色学校18所、冰雪特色学校4所、省级体育特长生招生学校21所,在全市布局市级联办训练点88个,市级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109所、202项。2024年,昆明市运动员在亚锦赛中获2金1铜,全国竞赛获24金、20银、23铜,省级冠军赛、锦标赛获498金、361银、315铜,竞赛成绩保持全省领先位置。同时,涌现了云南省首位亚运会三金得主王莉、体操世界杯两站女子高低杠冠军杨凡予微等一批优秀选手。
今后,昆明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体育人,拓宽新时代体教融合之路,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昆明力量。(余苏晏)
近日,在2025年昆明市中小学生(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中,官渡区代表队表现出色,以乙组团体总分190分的优异成绩获乙组第一名,同时以甲组团体总分95分、丙组团体总分130分的佳绩分获甲组、丙组第二名,并被组委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荣誉称号。
本次运动会,官渡区选出60名竞技水平突出、综合素质优良的运动员组成代表队。集训期间,体育教师与专业教练团队共同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参赛期间,官渡区教育体育局积极做好后勤保障,配备专业人员和医疗保障,为运动员提供专业化定制服务,确保运动员以最佳状态参赛。
近年来,官渡区教育体育局始终将体教融合视为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关键,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官渡路径”。构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贯通式培养体系,与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合作开设“体教融合班”,实现专业训练与文化教育双轨并进。未来,官渡区教育体育局将持续加大对青少年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丰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内涵,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余苏晏 杨艳萍)